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10日电(记者于涛)当前,新花招正值复工复产时期,警方谨防新疆警方从近期破获的提醒案件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接触式复工、复工复产居家隔离等情景,期间实施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导致一些群众遭受不同程度的电信财产损失。
为提高广大群众的网络防范意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梳理了近期4个典型的诈骗诈骗类型:
一是宣称低价出售防疫物资。不法分子利用复工复产期间,新花招口罩、警方谨防酒精、提醒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紧缺之际,复工复产通过微博、期间微信、电信QQ、网络直播平台等发布虚假信息,打着低价的幌子,诱骗受害人转款购买,收到货款后便拉黑受害人,实施诈骗。
二是利用网络授课平台诓骗钱财。当前,很多中小学校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们上课。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潜入班级的微信群、QQ群,将头像改换成班主任老师的头像,假借开展线上教学,以收缴教材费、培训费等为名欺骗学生家长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三是宣称可以“无抵押”放贷。不法分子发现一些企业在复工之初资金紧张,便发布“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放贷快”等虚假贷款信息,吸引受害人进行贷款,再以收缴“保险费 ”“手续费”“保证金”为名,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四是宣称招人在家“刷单”做兼职。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群发、微信、QQ朋友圈等形式发布“刷单”“刷信誉”等兼职工作广告,打着“足不出户、日入百元”的幌子诱使受害人参与,一旦受害人上钩,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给自己转账汇款,随后消失,实施诈骗。另外,所谓的“刷单”“刷信誉”行为本身就涉嫌诈骗。
公安部门提醒,在当前的复工复产时期,广大群众应进一步提高警惕,切勿被不法分子欺骗。如有群众发现自己已上当受骗,可立即报警,并收集通信记录、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为警方破案提供合法有效证据。
责任编辑:24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熊铮记者朱海)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鉴于“管住嘴,迈开腿”并非易事,号称“光吃就能瘦”,主打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宁凤芝记者顾艳伟)“谢谢你们,终于收到购买的新车了!”日前,远在江西省南昌市的消费者洪先生通过电话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市场监管局三海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9月23日,洪先生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保障春节期间市场稳定,近期,福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压紧压实责任,抓早抓小,组织开展2025年节日安全、价格市场、计量器具等检查。检查组到泉州鲤城金源液化气有限公司进行检查 ...
1月28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市场监管局全体执法人员分为6个小组,针对“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和学校、医院、养老院、体育馆等人员密集、敏感特殊场所,以及城中村等“旧区域”、储能电站等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廖志鹏 记者张文章)为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巩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成果,加强对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等相关产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陈小松记者顾艳伟)2024年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市场监管局对一家擅自给未成年人文身的店家开出罚单,罚没3620元。2024年11月12日,南丹县市场监管局接到王女士通过 ...